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解放区的天教学设计VIP免费

解放区的天教学设计_第1页
1/1
《解放区的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革命历程,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敢于拼搏的斗志。2、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并演唱歌曲《解放区的天》,了解轮唱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把握好节奏,运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教材分析《解放区的天》是一首由刘西林记谱填词的河北民歌,bB宫调,中速,2∕4拍,一段式结构,全曲在欢快热情的气氛中一气呵成,歌词不变,只有8小节,但紧跟其后的衬词,极富地方风味,表达了解放区的人民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第一乐句是一种述说的音调,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略微变化,第三乐句节奏和音调发生变化,具有“转”的意味,到此歌词已唱完,但音乐意犹未尽,因此有了后面的衬词,其音乐安排是一种蛇脱壳的形式,最后两小节上移四度呼应衬词第一个四拍。整个歌曲虽为一段式结构,但又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展示战争图片,播放革命歌曲。2、讨论:你知道哪些革命歌曲与故事?每组派代表展示。二、教学新课(一)学唱新歌1、听歌曲范唱,初步感受,说说音乐的情绪特点。(热烈欢快)2、再听歌曲,讨论:歌曲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欢天喜地,载歌载舞)3、老师总结并简介歌曲《解放区的天》。4、跟老师唱曲谱。5、老师唱谱,学生填词。6、熟练齐唱全曲。(二)轮唱训练1、播放歌曲,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齐唱,轮唱)2、老师讲解轮唱3、师生配合,学生运用轮唱的形式表现歌曲。4、小结轮唱这种演唱形式的特点。三、拓展欣赏轮唱《保卫黄河》四、课堂小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解放区的天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