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的教学反思代秀华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出了一道这样的拓展练习题给孩子们做(用一条长2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花坛,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但我在抄题的时候把正方形三个字写掉了。学生开始做题了,这时我听见一个孩子悄悄地说:“算不出来”。我听了以后以为这个学生没有找到题里的隐藏条件,从而找不到解题方法。可是听了这句话后教室里发出了小小的议论声。我问:“会做的同学举手”。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举手。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说:“这道题少了一个条件,如果告诉这个花坛的形状就能解答出来了”。我回头一看,一时语塞,灵机一动说:“对,是少了一个条件,老师是故意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是否细心,现在把正方形这个条件补上,你们会做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会做”。这时,我看到原来举手的同学悄悄的把手放了下去,一双眼默默地注视着我。我深思了一下说:“如果没有告诉你花坛的形状,你能自己设计这个花坛吗”?见同学们都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我趁机说:你们试试吧。孩子们埋头开始设计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设计图,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争相展示,说着自己的想法,效果真让我意外。这堂课从教师少写一个条件,却而让一道封闭试题变为开放试题,并且收到较好的效果,让我感受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多多开发利用课堂上的教学资源。让课堂上现存的资源变成精彩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