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五保集中供养水平。刚才,我们参观了三垛镇、龙虬镇、卸甲镇的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现场,陈满祥局长对做好今年的五保供养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三垛镇、菱塘乡作了交流表态发言。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工作,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新形势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具体体现。从整体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乡风文明和家家户户的和谐,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融入构建和谐社会之中,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快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条例》和省、XX市有关工作要求的现实需要。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主要精神是对五保对象实行“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变实物供养为货币供养,变农村集体供养为国家财政供养,并切实提高集中供养率,改善五保对象生活水平。省、XX市对五保供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强调全面提高集中供养率,XX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到明年集中供养率要达到80%,今年要达到70%以上,我们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第1页共5页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由于现有敬老院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报酬难落实,使一些五保户不能进入敬老院,这就使他们的生活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我们要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水平,让农村五保对象共享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大局服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倾注亲民之情,办实惜民之事的思想境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改善农村五保户的生活现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按照省和XX市的要求,今年我市五保集中供养率要从现在的34.91%提高到70%,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是实施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的主体,要按照新《条例》的要求,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步伐。同时要把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和加快敬老院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本乡镇的人口、农村五保对象及敬老院建设现状,将“关爱工程”项目建设落实到位。今年,各乡镇必须全面完成五保集中供养目标。未合并乡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人数在60人以上,两个乡镇合并的集中供养人数在80人以上,三个乡镇合并的集中供养人数在100人以上。现有床位能保证本镇70%五保对象入住的乡镇,对现有居住、生活和休息娱乐设施进行再投入、再建设和再完善,进一步提升办院档次;现有床位不能保证本镇70%五保对象入住的乡镇,要继续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提高办院规模。各乡镇要投入力量,加大宣传,积极动员五保对象入院居住,切实保证敬老院床位100%的入住率。第2页共5页全市17个乡镇分别于2005年、2006年实施了“关爱工程”项目,汤庄镇、马棚镇、天山镇、菱塘乡等4个乡镇要在今年完成项目建设。相关乡镇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需要,实现“关爱工程”项目建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