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的原子模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阴极射线的发现表明原子有复杂结构C.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时,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动能最小B.电势能最小C.α粒子和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的能量最小D.加速度最小3.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增大B.电子的动能增大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氢原子的能级值增大4.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18-3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A.42.8eV(光子)B.43.2eV(电子)C.41.0eV(电子)D.54.4eV(光子)5.一群氢原子处于同一较高的激发态,它们在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中()A.可能吸收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B.可能发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明线C.可能吸收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暗线D.可能发出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明线6.某光电管的阴极为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该光电管的阴极上,这束光中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条数是()A.2条B.4条C.5条D.6条7.用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荧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B.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C.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D.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8.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2>ν1,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A.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B.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C.释放频率为ν2-ν1的光子D.释放频率为ν2+ν1的光子9.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10.氢原子的电子在第二条轨道和第三条轨道上运动时,其动能之比为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11.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其中E1是基态能量。而n=1,2,…。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12.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氦离子发出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气。求:(1)氦离子发出的光子中,有几种能使氢原子发生光电效应?(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少?13.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轨道上运动时,能量E=-13.6eV,轨道半径r1=0.53×10-10m.,求:(1)这时电子运动的动能是多少电子伏?电势能是多少电子伏?(2)试计算电子在该轨道上运动时的等效电流。14.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发生能级跃迁(在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一个具有13.6eV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1)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2)若上述碰撞中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电离,则氢原子的初动能至少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