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二章第二节爬山虎的脚作者及工作单位马文榆树学区教材分析1.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了解课文内容,质疑、讨论、交流。2.过程和方法。在质疑中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爬山虎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情分析1.调查学生对爬山虎的认识和自身对此植物的了解。2.以往学生对此类课文的感兴趣程度。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学习新出现的词语。2.理清课文层次,概括各段段意。3.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质疑、讨论、交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2.理清文章脉络3.分段学习课文4.明确学习任务,交代学习方法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1.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导入新课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3.按组分段学习4.给个组安排学习任务,教授学习方法5.概括全文,总结本节课6.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首先,对爬山虎这个物种表现出疑问,它是一种植物,但名字怎么像动物呢?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课堂中主动提问爬山虎的形状、特性。让学生以自己为主体情况下,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课程学习。板书设计爬上虎的脚颜色叶子排列动态整体——部分位置脚样子颜色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根据课后学生学习的情况,设计出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获取给出评价,对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给出评价。教学反思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做训练,是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课的教学留下了许多的启示:1.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2.还语文课堂以读书声。3.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比较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