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市长》教学设计沙叶新教学目标:1、解话剧的特点。2、体会个性化的语言: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3、体会话剧语言的特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难点: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一)由《梅岭三章》导入,同学们畅言对陈毅的印象,讲述小故事,突出其睿智、风趣、豪爽的性格特点。(二)师补充: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与化学家齐仰之先生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即下马制民。二、作者、作品简介沙叶新,当代剧作家,现任上海人民艺术学院校长。代表作品:《宋庆龄》获1986年“十月奖”;《尊严》获1998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奖;《耶酥孔子披头士列侬》获1989年加拿大“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陈毅市长》获1980年话剧创作一等奖。三、全剧简介用心爱心专心1《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第一场以陈毅同志在率领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的一次讲演作为开端,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红彤彤”的问题。然后以此作为全剧动作的贯穿线,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里,展开了一系列思想矛盾冲突。中间八场戏,写了陈毅同志怎样依靠工人阶级,教育资本家,恢复和发展生产;怎样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学事业;怎样整顿包括自己在内的政府和党的作风,等等,通过描写陈毅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片段,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接触以及发生的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四、剧情分析(一)一张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这张字条表明了宅主人鲜明的个性:非常珍惜时间,不尚空谈,潜心科研。这张字条在本文矛盾冲突中贯穿始终,开场时“醒目”,终场时被“撕得粉碎”,使结构显得紧凑而有层次。(二)两个人物——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戏中的两个人物的“不打不相识”,尤其是齐仰之态度的转变反衬出了陈毅市长的光辉形象。(三)三次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作者在本文安排了三个回合的矛盾冲突,使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三个回合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1、第一次冲突——突破不接待防线: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一开始就碰出火花:来访者——礼贤下士,做思想工作,性格直率、自信、泼辣室主人——与政治绝缘,脾气急躁、固执结果:突破成功成功原因:“决不多加打扰”2、第二次冲突——突破“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防线来访者——有备而来主动室主人——接待来宾被动用心爱心专心2结果:突破成功成功原因:巧用激将法“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3、第三次冲突——突破“与政治绝缘”的最后防线来访者——知己知彼,论辩有力室主人——产生感慨共鸣,接受邀请结果:突破成功成功原因:激起齐仰之的爱国热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四)四个特点1、完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清晰的结构——以字条的“醒目”与被撕反映冲突的引发与解决3、个性化的语言陈毅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仰之——他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同学可品味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酸性”,这里指迂腐,不适应新时代;“化学变化”,指的是齐仰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我们不仅会为陈毅的博学、坦诚与热情所折服,也能为齐仰之的质朴、求真与自省所感动。找出最能表现(陈毅)个性的语言。说说好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性格?陈毅: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问题探究:作者如何增强语言(人物台词)的表现力?(1)恰当使用修辞手法。(2)注意人物的身份、学识。(3)注意根据人物性格设计语言,人物语言体现性格。(4)注意前后照应。(5)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用心爱心专心34、陪衬的手法——以齐先生的转变衬托陈毅市长的睿智。五、联想、演练学生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