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1.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1.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5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1.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5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1.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5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1.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测交实验及分离定律实质。(2)弄清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的关联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能力目标: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计算问题。学习重点1、能够运用测交实验分析实验现象2、能够运用分离定律分析实验现象学习难点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2、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知识准备知识准备1、掌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遗传图解书写22、、理解分离定律解释教材助读教材助读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体验孟德尔的假说。2.实验原理: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解释的基本原理。3.方法步骤:(1)取两个小桶,编号为甲、乙。(2)分装小球: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________________(一种彩色球标记D,另一种彩色球标记d)各10个。(3)混合小球:分别揺动两个小桶,使小桶中的彩色球________________。(4)随机取球:用左手、右手分别同时从甲桶、乙桶中______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5)重复实验:将小球________________中,揺匀,按步骤(4)重复50~100次。(6)统计结果。①统计小组结果DDDddd出现次数所占比例②统计全班结果,求平均值。(7)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4.注意事项(1)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圆柱形而不用方形容器,这样可使小球充分混合。同样,用1圆形小球而不用方形积木,也是便于充分混合。(2)抓球时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保证抓球的随机性。(3)每次抓取后要将小球放回原桶,每抓完一次,要揺匀小球后再抓。保证桶内两种彩球数量相等,即模拟配子结合之前,产生的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数量相等。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验证方法——________,即让______与____________杂交。若解释正确,则F1应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配子,比例为________;隐性纯合子产生一种配子________。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和________两种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测交实验结果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豌豆,比例接近于________,证明解释是正确的。2.作用(1)测定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2)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3)预测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根本目的)。3.测交遗传图解(如图)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即测交后代中遗传因子的组合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实验结果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________。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也就是说,测交实验验证了以下事实:(1)F1是杂合子(Dd);(2)F1产生两种(D和d)数量相等的配子;(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之中。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1.适应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2.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3.内容:(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___遗传给后代。4.实质: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预习自测题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2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2、测交实验是指让()A.F1个体之间进行杂交B.F1个体与显性母本杂交C.F1个体与隐性父本杂交D.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验证()A.当时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1.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