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导学案设计年级四年级单元三主备人教师陈思羽课型精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课题9、自然之道学习目标1、深入学习“救幼龟”的经过。2、运用讨论的方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1、了解自然之道。2、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保护区工作人员助幼龟回归大海,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学习过程第二课时环节学案导案修改栏课前预习1、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文中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能把它找出来,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2、填一填:“我们”和“向导”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我们”()——()——()�向导()——()——()检查学习情况。上节课我们说到,“我们”做了一件什么蠢事?(指名答)复习旧知听写词语。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教师检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探究1、教师过渡: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读3、4两个自然段。)去掉句子中的“愚不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可及”行不行?2、训练学生两人朗读:(1)相机理解“颓丧”;(2)着重指导对话的朗读。(3)理解泡泡: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愚不可及的,所以他显得——极不情愿。3、学生齐读3、4自然段,教师提示其读好重点训练过的部分。全班交流展示1、师过渡:听老师朗读5-6自然段,看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到,刚才干的这件蠢事真的是愚不可及呢?2、师朗读5-6,学生检索可以例证“愚不可及”的句子。3.学生表述,教师承接:(1)不懂装懂,救了龟群的侦查兵,这就叫做——愚不可及;(2)施小善,而铸大错,引来成群的食肉鸟,这就叫做——愚不可及。3、过渡:这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已经粉碎了当初美好的愿望,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又如何表现的呢?看一看7、8两个自然段,跟老师说一说。4、检索句子,教师指导朗读:读出紧迫感、沉痛感。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我们”的沉痛感?小组踊跃展示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通过讲解深入文本,并用各种形式指导朗读。课堂练习检测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出来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教师巡视相机点拨。(幼龟遇敌;向导救龟——误导信息;致使幼龟倾巢而出——多数幼龟被海鸟啄食而亡。)收获与感悟学完了本课,我受到的启发是?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违背和破坏自然之道,很可能就会得到意想不到或控制不了的后果。板书设计9.自然之道我们救一只幼龟——→众幼龟被海鸟咬食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