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想象引入,感受小村庄的美。1.借想象,看美景。(师介绍美景,生闭眼想象画面)师: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跨过了时空隧道,来到了很久很久以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几座小山,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长得可茂密了。在两座小山的中间,有一个小村庄。村庄虽小,却很美。村前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清清的河水伴随着鱼虾的活动欢快地从村前流过。河旁的空地上,绿草如茵,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中,放眼望去,碧蓝碧蓝的天空一直伸向远方……深深地吸一口气,哇,连空气也是甜的!2.说美景,读美文。(学习课文第一段)(1)说美景。师:能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练说,师随机指导)(2)读美文。(过渡)师:是的孩子们,想象,真的是一件伟大的事,它能让我们大饱眼福,让我们开心,让我们陶醉。但是,这么美的画面,光靠在脑中想象还不够过瘾,让我们来读一段文字吧!(出示课文第一段)看图片,根据画面说出相应的词语。A、郁郁葱葱(这么多的树木光一个人读还不够,一起来!)B、湛蓝深远(看,这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是啊,像这样很蓝很蓝,蓝得很纯的颜色就叫——“湛蓝”。一望无际的天空湛蓝湛蓝,一直伸向遥远的地方,可以说成——湛蓝深远。C、清澈见底。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语句啊,现在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美了。(自读——指名读——齐读)(评:美丽的村庄,美丽的文字,让你如此陶醉。而你那精彩的朗读也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陶醉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二.话锋一转,揭示课题。1.老师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一个词(板书“有过”),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什么吗?2.生讨论。3.揭题:是的,美丽的小村庄让我们陶醉,让我们神往。但是,它的存在,却只是曾经有过。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小村庄没了,连同它的美丽,它的清新,它的幽静,都没了。这中间,还有着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三.自学全文,初步感知。1.自读2-5自然段,读通读准。想想美丽的村庄哪里去了四.体验洪水之“凶”。1.说说美丽的村庄哪里去了。出示句子“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了,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自读这段话。2.交流体会(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从哪里看出来)。(1)咆哮:读准音——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从这两个字的偏旁中猜猜这个词的意思。(咆哮原指野兽的吼叫,在这里指怒吼,狂叫,发怒地叫……)——练习朗读。(2)卷:我们平时可能用什么卷什么?课文中是什么卷走了什么?可以把整个村庄给“卷”走,可见洪水之大。——练习朗读。(3)大雨没喘气儿:儿化音的读法——做做喘气的动作——大雨没喘气儿就是指?(一刻也没停过)——练习朗读。3.指导朗读。五.体会不断“砍树”给小村庄带来的影响。1.师:雨是停了,可是,小村庄,却补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然而,在这咆哮的洪水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2、3两段,想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洪水的出现,小村庄的消失?2.交流。(从文中找出写人们砍树的句子)(1)体会人们砍树不受约束: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读准读通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A、“谁家想……谁家想……”师:张家想造新房了,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砍树。李家要造犁了,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砍下树。刘大哥最近忙着娶媳妇盖新房,也请亲朋好友一起帮他去山上——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