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教学设计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教师:周斌单位:泸县实验小学时间:2019年05月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和认知程度等方面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以示范法、讲解法、分层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属小学中年级,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富有挑战和对抗的运动项目很喜欢,特别是男生在篮球运动方面表现更为强烈,女生相对弱一些,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的鼓励和帮助她们。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对调皮和不守纪律的学生要注意语言和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是四年级,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球类项目之一,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它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注重集体配合及灵活多变的各项技术、战术的运用,本堂课先利用往返接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后逐渐加大篮球运球的难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发展自身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四、教学目标运动参与:让学生了解原地投篮的技术的基础上认识行进间投篮。运动技能: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起跳和投篮协调配合。心理健康: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增加对篮球的兴趣。社会适应:使学生能掌握篮球运动的行进间投篮技术。身体健康: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在35%—55%。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难点:身体协调用力。六、课前准备1、标志桶若干2、标志杆8根3、篮球40个七、教学效果评价设计: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与学生互动模仿导入到课的主题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在教与学中相互相动,教师采用诱导、预防纠错、练习法、比赛及启发的教学方法始终围绕着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球能力来安排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体验、展示、应用所学的技能,在基本掌握了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的同时,慢慢的提高运球难度,让学生发现运球的方法,找寻和归纳运动技术要领八、教学过程: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内容二、队列1、稍息、立正2、向右看齐八、教学过程准备部分三、热身操1、肩部运动2、腰部运动3、俯背运动4、下蹲运动5、腕踝运动四、小游戏1、不同方式的走(脚后跟走、前脚掌走、蹲着走)2、老鹰捉小鸡八、教学过程基本部分一、行进间直线运球1、教师引导出正确的运球方法并进行讲解2、教师完整讲解和示范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4、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提示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八、教学过程基本部分二、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肘关节自然下垂,两脚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目视篮筐,投篮时,两脚蹬地,上肢随着脚蹬地向前上方伸展,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投出。球出手后,两手自然向下向外翻,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直八、教学过程结束部分1放松游戏找朋友2课堂小结3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