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挑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理解“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有益身心”“秉烛夜游”等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学会据词定义的方法,并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进行背诵。3、默读课文,简要概括养花的乐趣,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不劳动,连棵花儿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的意思。4、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事例,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地复述,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不劳动,连棵花儿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的意思。2、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事例,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地复述,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学生: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有益身心”“秉烛夜游”中带点字的意思。2、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搜集,了解老舍写或《养花》的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听记引入,引出课题。1、听写句子。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听写一段话。(听写课文第7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2、核对听写。(出示句子。)这就是课文第7小节的内容,自己核对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3、指名朗读第7节。4、师:这段话是老舍先生说的。以前我们就学过老舍先生写的文章,都知道老舍先生的作品,用词精妙,语句隽永,思想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取源于生活,感悟生活的再现。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精美的生活,感受一次养花的乐趣吧!板书课题《养花》(齐读课题。)说明:教学的伊始就抓住课文的中心切入,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并且让学生通过听记、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直接走近文本,从而引起对文本的学习兴趣。5、过渡:那你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学生的问题:喜、笑、有花、有果,这些是乐趣,为什么有泪、有忧也能被称为乐趣呢?6、下面就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吧!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自然而然地引出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让学生在每一节旁边用一句话写出这一节的主要内容。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①随机正音:大雨倾盆、自生自灭、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花蕊等。②给下列带点选择正确读音。三年五载(zāizǎi)调节(diàotiáo)计较(jiǎojiào)③随机指导“秉”的书写笔顺。说明:虽为中高年段,但字词教学仍不可偏废,特别是一些多音字的发音尤为重要,在这里通过课文的朗读,及时纠正一些字音仍有必要。3、让学生交流每节的主要内容。第1节:“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一种乐趣。(为什么养花)第2节:“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什么花)第3节:“我”怎样养花和养花可以增长知识。(养花要摸门道)第4节:“我”从养花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养花有益身心)第5节:“我”享受养花的快乐。(养花使人喜悦)第6节:养花种的伤心事。(养花使人伤心)第7节:养花的乐趣。4、过渡:老舍先生就这样利用七个小节写出了自己养花的乐趣。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七节,想一想哪几小节写了“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哪几小节写了“有花有实,有香有色”,哪几小节写了“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归纳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为第5、6小节;“有花有实,有香有色”为第3、4小节;“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为第1、2小节。说明:能否正确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评价其阅读理解水平高低的标志。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概括出每一小节的的内容了,这篇文本的每一个小节都能够单独成为一个意思,因此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是能够做到的,这样也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三、细读课文,体会乐趣。1、学习课文第5、6小节。(1)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