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文(七年级)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让文章层次分明【练习目标】写记叙文首先要做到中心明确,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躯壳,一定要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中心明确之后,就要条理清楚地把材料组织成文。条理清楚就是指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合逻辑、层次分明,段落的划分和安排合理。实质上是思路通畅清晰的问题。如何在作文中思路通畅,层次分明呢?具体来说,注意以下几点:①语句之间要前后连贯,不可前言不搭后语。②文意上要一气贯通,不要盘根错节。③语段之间可有显示条理的标志性语句或词语,使段落转换衔接自然紧密。如:承接顺延式: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时间先后式:昨天晚上——今天早晨——到了明天;空间顺序式:登上石级——转过山坳——来到大殿;由此及彼式:望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禁想到;由主到次式:最主要的是——其次是——再次是;因果相关式:我无心学习(果)——我的家破碎了(因)由实到虚式: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想到了一个传说;由浅入深式:他不仅是——而且是——更是。④分段要恰当,不可分得过细、过少甚至不分段。要做到这些,写作之前打好腹稿或拟写提纲非常关键。本次写记叙文的目标要求就是:1、明确写作目的,确立文章中心。2、根据中心需要,安排好材料的先后次序。3、语句前后连贯,文意一气贯通,语段衔接紧密,分段恰到好处。【名家引路】窃读记(节选)——林海音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地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切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上。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心灵确实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发作,而且产生了对大人的仇恨。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去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能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