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国学知识讲座专题活动(试题)1、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3、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A、生B、净C、末D、丑4、以下成语不是出自《易经》的是()?A、革故鼎新B、革面洗心C、否极泰来D、一诺千金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唐诗三百首C、论语D、大学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右手在上D、左手在上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8、《左传》“季札观周乐”篇中,吴公子季札来鲁国聘问,展现出了对传统礼乐文化的熟稔与欣赏,并作了精辟的评论。其中他对“小雅”的评语是()A、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B、熙熙乎!曲儿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C、美哉,周而盛也,其若此乎?D、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9、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射B、御C、礼D、武10、“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雕刻D、画画1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A、王勃B、张九龄C、张若虚D、卢照邻12、以下能够体现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A、朝三暮四B、耳濡目染C、望梅止渴D、乐不思蜀13、“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是描写()的诗句。A、长江B、黄河C、钱塘江D、黑龙江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自()A、《论语》B、《礼记》C、《韩非子》D、《荀子》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黄山B、泰山C、峨眉山D、嵩山16、“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B、项羽C、勾践D、楚庄王17、明朝末年,出现了三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请问下列著作中哪一部不包括在其中()?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18、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句话讲的圣贤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19、补子在古代是表明等级的,你知道一品文官的补子上绣有什么图案吗()A、孔雀B、仙鹤C、白鹇D、云雁20、反映孔子好学不厌精神的是()A、君子不器B、子入太庙,每事问C、获罪于天,无所祷也21、下哪首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2、毕升发明()。A、活字印刷术B、造纸C、火药D、指南针2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八条B、二十二条C、十条D、十八条24、唐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A、中秋节B、元宵节C、重阳节D、春节25、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26、以下三位画家中,最擅长画对虾的是谁?()A、郑板桥B、齐白石C、徐悲鸿D、张大千27、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杜甫B、王勃C、李白D、王之涣28、成语“采薇而食”发生在:()A、夏朝B、商朝C、周朝D、汉朝29、“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A、恩欲报,怨欲忘B、善相劝,德皆建C、报怨短,报恩长3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体现了主人公()的心情。A、忽然自得B、闲适下棋C、激烈对弈D、焦急等待31、“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诗人写的?()A、陆游B、王维C、孟郊D、李白3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故事都表达了人们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其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