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第周第课时课题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海陆是变化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3、说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和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遗迹的分析,使学生掌握阅读这种地图的初步方法。2、通过对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过程的阅读,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于海陆变迁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通过学习大陆漂移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大陆漂移学说难点: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教法直观教学法主备人史长波课前准备地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主备人设计流程个性化设计流程一、自学新知1、“沧海桑田”喻指什么?2、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和,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如。3、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4、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的一块大陆,他的周围是一片。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洲和大洋的分布状况。二、问题探究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应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情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三、问题拓展在南极洲为什么会发现丰富的煤炭?四、课堂检测1、“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A填海造陆种田B比喻世事的变迁C比喻海陆的变迁D在海边中桑树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D地上树木被洪水冲到海中4、下列海陆变化中,哪一项是由填海造陆引起的()A青藏高原的形成B中国万里长城的形成C台湾海峡的形成D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5、魏格纳是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大陆漂移说的研究()A亚洲和大洋洲B非洲和南美洲C南美洲和北美洲D南美洲和南极洲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