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检索课标基础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引发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割殖民地的新矛盾。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2)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以英德矛盾为主。(3)直接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2、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3、性质:这场大战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4、过程:(1)欧洲三条战线:西、东、南三线,以西线为主。(2)四大战役:(1914-1916年)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2、结束:(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2)1917年4月美对德宣战。(3)1918年德国爆发十月革命,德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3、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3)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4)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检索课标重点、难点三国同盟由于法俄成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对付法俄,1879年,德和奥匈帝国结成了军事同盟。规定:如果两国中的一国受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个国家就要全力进行援助。1882年,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败,也加入德奥军事同盟,形成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三国协约针对德奥的结盟,1892年,俄法两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意或奥进攻俄法任何一国,另一个国家都要全力相助。此后,随着英德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日益激烈,英国协调了它与法俄之间的矛盾,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一战的性质从战争的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酝酿的过程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虽然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一战的危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探究实践案例案例1从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图中,找出哪些国家瓜分了非洲?面对该图,你有何感想?提示:(1)国家:英、法、德、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2)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客观上也促进了非洲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案例2从英法美等国经济发展趋势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1、经济发展要重视和具备相应的内部和外部条件,(1)内部条件:重视科技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素质;政府政策重视;充分利用本国和各种资源和条件(2)外部条件:利用和平的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充分吸收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开放。2、要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长期存在的,一旦加剧就会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案例3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提示:不同意,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这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疯狂地扩军备战,必然会导致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此事件只不过是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案例4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为鼓吹战争,公开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1)为什么他们这样渴望战争?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满足其对原料供应和商品倾销市场以及资本输出的需要,急于对外扩张,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