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爱国同志主要业绩1969年,艾爱国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从湖南攸县招工进入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37年。其间,虽然有机会担任管理干部,但他认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当个好工人,刻苦钻研焊接理论与工艺,大胆实践,自主创新,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260多个,改进工艺72项,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全国七届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五大代表。一、勇于创新一身绝技攀高峰1983年,冶金工业部组织包括湘钢在内的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还是一名普通青年焊工的艾爱国得知这一讯息,主动要求参加攻关。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项目的关键障碍。艾爱国提出,采用当时尚未普及的氩弧焊工艺。这两种材质的氩弧焊焊接,又是大型部件,国内尚无先例。艾爱国不懈探索,把交流氩弧焊机改造成直流焊机,焊枪也加以变化,使之能够承受高温。经过艰苦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艾爱国作为贯流式高炉风口项目组中惟一的工人,在攻关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我国炼铁高炉提高产量、降低冶炼成本作出了贡献。他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艾爱国再次改进风口焊接工艺,以自动熔化极氩弧焊取代手工氩弧焊,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工效大大提高,显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87年,首都钢铁公司从德国引进世界上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安装过程中,空分塔冷箱厚壁铝管的焊缝共有2万多道,要保证在深冷状态下不发生泄漏,凭首钢的焊接技术力量,啃不动这块硬骨头。德国专家向首钢推荐湘钢的艾爱国。艾爱国带领徒弟们赶去后,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达到工艺要求。他还为首钢培训了一批焊工,36人取得德国铝镁合金氩弧焊合格证书。首钢方面聘请艾爱国担任空分塔焊接现场总指挥,他支援首钢这项工程的时间也由两个月延长至六个月。湘钢由美国摩根公司提供的高速线材轧机,重要部件花键大轴由于制造原因,试车时出现焊缝断裂,总投资5亿多元的整条作业线面临无法按期投入生产。外委制造方加工,至少需耗时3个月,湘钢由此将损失4亿多元产值。而就地修复这种耐热钢,又不具备红外线加热和中频炉等装置。艾爱国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研究方案,率领助手们土法上马,依靠手工气焊边加热保持温度边施焊,修复花键轴其后一直使用正常。二、底蕴深厚总在时代最前沿2002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机械厂担负制造的某试验型导弹,需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检验必须100%达到I级标准。艾爱国主持制定焊接工艺,选择焊接材料,由他的徒弟施焊,圆满完成任务。江麓机器厂生产的新型水陆两栖战车,要求以自动焊焊接超硬铝合金。若是将焊工送到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培训,费用太高。这个厂通过湖南省劳动保障厅联系到艾爱国,他抓紧时间拟定教材,为之培训出30多名学员。2004年,湘潭电机集团为我国战略核潜艇提供的推进系统,要在仅0.2平方米的紫铜导板上密集施焊,历时半年也没能拿下来。艾爱国去后,重新制定工艺,现场指导,一次就排除难点。2006年4月,湘钢投资30亿元、世界一流的宽厚板生产线,因为价值60多万元的德玛克初轧机导位板发生断裂,造成全线停产。国内制造的备件要5月份才能到达,还难以保证稳定使用;向国外订货,时间上又等不起。公司请艾爱国研究修复办法,他到现场周密观察,制定了一套焊接工艺,组织8名焊工连续作业。经48小时奋战,导位板焊好复位,恢复生产。当5月份精轧机出现同样故障,艾爱国又一次顺利处理。从1984年艾爱国第一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犹如红旗历经20多年鲜艳不褪色,他总是能在最紧要的关头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其实,不少高精尖的焊接难题,连艾爱国自己也没动手干过。之所以攻关必克,得益于他积累数十年的深厚底蕴。艾爱国酷爱学习,对当代焊接领域前沿地带的理论与工艺,均有广泛了解和掌握。夜里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特别注重把自己技术攻关的丰富案例加以总结分析,所做的技术笔记有数十万字。去德国工作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