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形势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C.中共八大刚刚结束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答案:B2.“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B.文学艺术、学术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解析:本题属于反选题。题干反映的是毛泽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可知“双百”方针是指在艺术问题和学术问题上主张自由争鸣,但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答案:C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文学艺术的自由争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侧重于政治领域的主张。答案:D4.“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有()①“左”倾思想的严重泛滥②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和批斗③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④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左”倾思想的泛滥、反革命集团的文化专制导致“双百”方针受到破坏。②③是文化凋零的表现。答案:C5.“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用心爱心专心1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解析:本题可运用政治原理解答。政治安定是做好各项事业的最重要前提。“文革”由于动乱,文艺界万马齐喑,“文革”后政局稳定,一切走上正轨使文艺重现繁荣,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某班学生高冉的爷爷说:“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我们只能看到这些(下列)影片,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片,看韩剧等,丰富多彩。”爷爷说的那段日子是指()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反右派斗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只能看到这些影片”,“你们现在看美国片,看韩剧等”,高冉的爷爷只能看到的影片属于“八大样板戏”,因此那段日子应该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7.“文化大革命”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有()①文化典籍遭到严重损坏②文化界知名人土被错误批判③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④完全停止戏曲、电影表演和上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文革”时期,戏曲、电影中的“样板戏”可以上演,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B、C、D三项。答案:A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主要归功于()A.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实施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解析:改革开放后,文艺领域清除了极“左”路线,“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实施,推动了文艺工作的繁荣。答案:C9.在“双百”方针的实施下,出现了两次科学文艺欣欣向荣的高峰时期,这两个时期是()A.新中国成立初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和文革结束后C.1956年“双百”方针实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D.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百”方针发展过程的识记,科学文艺欣欣向荣的两个高峰时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和改革开放后。答案:C用心爱心专心210.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在1982年导演的《牧马人》描述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