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政治试题(5)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12月7日,莫言在瑞典出席颁奖仪式时说,自己的《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莫言的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表示:“莫言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材料二:2012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致中国作家协会的贺信中说,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他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断的更大贡献。(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对莫言作品予以分析解读。(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作家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为中国作家创作优秀作品提两条方法论建议。答:(1)①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莫言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做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广大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可以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莫言作品同样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是其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结果。⑤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莫言的很多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作家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就应使其作品更好地反映时代。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畜的创造者,其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派泉,其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国作家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就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作家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就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中国作家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就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需要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就要植很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勤奋耕耘,做好量的积累。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在这里输入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