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同步习题※小试高考※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答案】D【解析】叶绿素含有镁元素,A正确;色素可以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和b都可以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不过吸收峰值不同,C正确;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片反射绿光,D错误。2.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答案】B【解析】过滤是用纱布,滤纸会吸收色素,A错误;色素分离用的是纸层析,使用干燥的定性滤纸,B正确;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应晾干后再画,重复2~3次,连续划容易使滤纸条断掉,C错误;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的是无水乙醇,D错误。※能力提升训练※选择题1.右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右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A.水培的洋葱叶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D.秋冬的银杏落叶“汉水丑生2.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3.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4.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②未加CaCO3③未加SiO2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A.2种B.3种C.4种D.5种5.美国生物学家G.Engelmann曾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他将透过三棱镜的光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型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所示),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型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型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水绵光合作用强D.聚集的好氧型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速率加快,说明该种光有利于水绵光合作用的进行6.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非选择题:7.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来源:学科网](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________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题1.D【解析】①四条色素带齐全,②缺少下面的两条叶绿素带,所以叶子应为黄色的,最有可能是秋冬的银杏落叶。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含量、吸收光的种类等方面的知识。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叶中叶绿素约占3/4,类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