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最后一次讲演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介绍时代背景和有关的历史事件。2.解释词语。二、难点、重点分析1.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分析: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年2月,重庆发生“较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2.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是位爱国民主战士?分析:闻一多先生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因为:①闻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②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③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3.全文可分三个部分,如何划分?各写什么?分析: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罪恶行径,严责敌人造谣诬蔑的无耻伎俩和险恶用心,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勇敢斗争的伟大精神。第二部分(4、5段)剖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阐述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的斗志。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青年、昆明人民发扬云南的光荣爱国传统,坚持正义,维护真理,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历史任务,表明自己要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了正义、真理虽殒身不恤的坚贞意志。4.第一段的中心是什么?这段包含几层意思?本篇的这个开头与平常一般的悼词有何不同?分析:第一段的中心是第一句话:“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闻先生讲1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近日造下了滔天罪恶。这段包含三层意思:①揭举本段中心,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近日干出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②提示反动派造下的这次罪恶。“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他的所作所为,正大光明,是爱国的,正义的,而“竟遭此毒手”,这就说明只有那些“失掉良心的中国人”,“最卑劣最无耻”的人,才会对李先生下此毒手,可见这帮人是何等的下劣凶残,何等的丧心病狂。这里,闻先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地揭露,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③从反动派的所做所为,进一步揭露、斥责反动派之卑劣无耻。“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拿不出理由来讲,拿不出事实来说,只会“打”,“杀”,足见这帮人的野蛮凶残;“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却“偷偷摸摸的来暗杀”,其手段,其勾当,更加证明其“卑劣”“无耻”之极。闻先生讲演一开始就痛斥反动派,这是因为当时闻先生见到在追悼大会进行中特务无理取闹,搅扰会场,他忍无可忍,虽然事前从安全考虑没有安排闻先生讲话,他当即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喷发出胸中的怒火,倾吐出心中的激情。这个开头不同于平常一般悼词开头之致哀或述亡者生平。5.第一段中的五个感叹句,各表达了闻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分析: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表明闻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李公朴先生的国民党反动派极度愤恨和鄙视。②“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