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拣麦穗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人性美、情感美。3。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4.通过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资料链接: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幼年丧父。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集《祖母绿》等。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初期特点是婉约清丽,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拣麦穗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拣麦穗拣麦穗明线明线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爱暗线学习流程:一、兴趣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近张洁。自学指导:1.配乐肖邦钢琴曲《月光》)投影烘托气氛:乡村麦田、拾穗的身影等画面。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导读、赏析、比较、探究课文的思路和作者的主旨。◆平行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田埂gěng麦穗suì积攒zǎnB、磕碰kē腮帮sī戏谑nuèC、山坳ào拗断ào执拗niùD、害臊shào急躁zào干燥zào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戏谑: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大言不惭: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蹒跚:二.研读课文:1方法指导:1.感悟幽远恬淡忧伤而深沉的意境。2.品读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细节,感悟、交流◆平行训练◆3.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里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我仍旧站在那个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4.请找出大雁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你认为这段对话好在哪里?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说一说“我”和老汉各是一个怎样的人?5.文章讲述了两个梦想的破灭,分别是什么?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课文歌颂了纯美的人性。B、文章写出了“我”的年少幼稚。C、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D、“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倒不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害臊,而是老汉觉得自己快死了。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5年孝感试题)(3分)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