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中南校2009-2010年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题)1、隋朝大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你认为其开通的条件有哪些?①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可以征发大量人口③隋炀帝的励精图治④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上改革的措施主要是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你认为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减轻人民负担B、维护封建统治C、减少官吏剥削人民的现象D、社会太平,不需要那么多的行政机构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包括①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学习改进饮茶方法,形成茶道;④建筑、铸钱都与唐朝相仿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4、水稻是南方的主要农作物,你知道今天农民所采用的育秧移植栽培技术是何时发明的吗?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5、下列关于吐蕃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A、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B、吐蕃的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很高C、8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D、吐蕃人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6、流光溢彩的唐朝文学艺术最被后人称颂的是A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B、欢腾的大唐乐舞C、光耀千古的唐诗D、神奇的敦煌艺术7、《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些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此城”是指A、长安B、洛阳C、东京D、大都8、我国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这一“废”一“立”是A、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B、国家统一的需要C、经济发展的需要D、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9、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山海关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0、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调整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较稳定D、南方贸易发达1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初年的东京城,想一想,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应该穿何种颜色的衣服A、紫色B、红色C、绿色D、黑白色12、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是A、当地商品经济比较繁荣B、当地商品交易中商人的信誉好C、当地的交通十分困难D、当地的印刷、造纸和冶炼等工业发达13、下列四位历史人物属于中华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14、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15、唐明两朝初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共同原因是A、皇帝开明B、制度民主C、国力强盛D、疆域辽阔16、有人说:“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金与宋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内部战争,岳飞抗金是阻碍统一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忽视了[=A、女真族社会发展的落后性B、民心向背C、女真族南侵的掠夺性D、南宋政权代表多数人的利益17、下列各项历史活动中,与努尔哈赤无关的是A、.建立后金政权B、实行八旗制度C、迁都沈阳D、改女真为满洲18、宋金议和后,金迁都燕京,其主要目的是A、凭借长城作屏障B、加强统治黄河流域C、抵御蒙古南征D、为进攻南宋作准备19、在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一群工匠在李春的指导下正建造一座石拱桥。这座石拱桥现在成为世界保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这一历史情境A、反映了隋朝繁重的徭役B、说明当时建筑技术先进C、后来导致隋朝的灭亡D、再现了唐朝的科技成就20、扮演一位古代操作工的小明正按书稿内容把零散的模字排在铁盘中……小明同学演示的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战国时期B、南朝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21、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A.郑和的船队庞大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C.指南针用于航海D.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2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A.查阅孔子的详细生平事迹B.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C.查找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D.了解临潼兵马俑的发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