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预测纵观2011年的大纲版高考试题,小说类文本具有如下的特点:1.小说作为文学的第一大户,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特殊的艺术魅力很便于设题考查文学鉴赏能力,已在阅读考试中占有一定的位置。2.小说的三要素在文本的考查中均有体现,但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命题的重点,并且命题问语设置都十分巧妙,隐蔽性较强。2012年本专题的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命题思路的稳定性散文阅读试题通常只有四道小题,显然不能把考点的三项九点都覆盖。命题往往会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考查词语、文句意义和主旨归纳,二是技巧方面考查分析文句的好扯、作用,三是情感方面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命题人往往会将对词语含义、文句作用的考查组合成一道题,对文句含意和表达作用的考查也常常组合在一起,分成两个问题;对文句含意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分析也经常组合在一起;只有归纳文章主旨的题独立设题,并且此题往往排在最后。四道小题的排列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词语到文句、从文句到语段、从语段到全文主旨。有的不按此序排列,但答题时要学会跳跃,按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答题。用心爱心专心11.2012年高考中,散文仍将会是高考大现代文阅读的首要选文形式。2.命题形式依然是简答题为主,个别省份在最后设置一个五选二的双项选择题,但采用这种形式的省份将会越来越少,题量一般为3—4道,分值为18—25分不等。3.试题的难度不会降低,命题将会增强文本的本位意识,超出文本本身的拓展性试题将不会出现。4.平时的训练中,有意从叙事、写人和抒情三个维度上来切分散文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考点定位】211《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能阅读文学作品。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PK】一、中国小说【解题指南】小说是重要的叙事文体,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摹写人生故事,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广泛的、多方面的反映社会生活。这个定义概括了小说的四个规定性:一是叙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散文性。四是语言文字的自足性。也概括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二是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三是具体真切地描写环境。小说按篇幅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四类。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篇幅微小是其基本特征,而微小又体现为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等方面。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等文就是典型的微型小说。中国的小小说阅读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多取自《微型小说选刊》、《美文》《小小说》及各用心爱心专心2种杂志的副刊或地方版中。【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