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课标版地理高考总复习题组训练(自然地理)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每年变化不大,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2.下列自然景观图片表示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景观的是()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藏羚羊的存活率和数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第2题,景观图片A中有高原雪山和藏羚羊,符合可可西里地区的自然景观;景观图片B、C、D分别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景观、温带荒漠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答案:1.B2.A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13.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4.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解析:第3题,甲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冷夏热,光照充足;乙景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黑土广布是东北平原的典型特征;丁景观位于我国安徽省,而风力侵蚀,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第4题,甲景观根系发达主要与当地气候干旱有关;乙景观叶呈针叶林与气温低有关;丙景观为椰林,与终年高温有关;丁景观为黄山松,其生长旺盛与夏季高温多雨有关。答案:3.A4.C(2012年高考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6.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2)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据图中雪线高度等值线数值可以读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第6题,本题考查雪线的影响因素。材料指出:雪线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中梅里雪山所处纬度低,雪线应在5000米以上,但其实际雪线高度在4000米左右,故其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应是降水丰富。答案:5.C6.A一、选择题(2013年保定模拟)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回答1~2题。1.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2.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气候以海洋性季节风气候为主,则外力作用不会以风力作用为主,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河流水量丰沛,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第2题,由图可得出该地区森林茂密,水力资源丰富。受冬夏季风不同风向的影响,东西岸降水多的季节不同,纬度位置不同,热量不同,开花日期不同。答案:1.B2.C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线理论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3~4题。33.高山林线()A.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区B.太行山区西侧高于东侧C.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D.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水分4.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A.南坡——冬季风迎风坡B.北坡——冬季风迎风坡C.阴坡——夏季风迎风坡D.阳坡——夏季风迎风坡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林线分布高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其主导影响因素是热量;最高的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太行山区东西两侧高度差不多;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