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力的合成※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法则※知道共点力,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两人同拉一辆车如下图所示,每人都用100牛的力拉,车受到的拉力一定是200牛吗?•1.在大多数实际问题里,物体不只受到一个力,而是同时受到几个力.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合力力的合成•2.上图甲表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了这样的长度.图乙表示撤去F1和F2,用F作用在橡皮条上,使橡皮条沿着相同的直线伸长长度.力F对橡皮条产生的效果跟共同产生的效果,所以力FF1和F2的合力.•合力F跟力F1和F2有什么关系呢?在力F1和F2的方向上各作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使它们的长度分别表示力的大小(图丙).以OA和OB为邻边作.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看出,根据同样的标度,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表示出来.EO一个力F1和F2OA和OBF1和F2平行四边形OACBOC对角线OC相同的相同等于力•3.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或者它们的作用线,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4.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物体的同一点相交于同一点共点力•(1)合力与分力:•①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②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效代替的关系.•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一个力可以由几个力来代替,反过来,多个力也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③合力是几个分力的共同效果,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力.因此受力分析中不能同时出现.•(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①力的合成是惟一的.•②只有同一物体所受的力方能合成.•③不同性质的力也可以合成,因为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等效代替.•(1)实验步骤•①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③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O点(如下图所示).•④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⑤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⑥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比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⑦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结论:F和对角线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说明两个力合成时,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代表的力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2)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a.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①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②弹簧测力计不能在超出它的测量范围的情况下使用.•③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④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⑤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b.实验注意事项•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②互成角度两个力的合力的变化,看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变化,而在每次实验中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一定不能改变.•③经验得知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以不大于90°为最佳.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测力计的挂钩应避免与纸面摩擦.•④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