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读课文,了解在课文中童年的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又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饱含的情感,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从文中受到感染,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既注意观察,又用心思考。教学重难点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得怎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冰心奶奶的许多作品,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冰心,看看冰心奶奶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齐读课题。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花蕊、茸毛、古董、童稚、聊天、辽阔奔游、欢畅、莫名其妙、绘声绘色(1)“老么古董花”是当地对白头翁花的称呼,读时要快些,口语化些。(2)“号”是多音字,读四声。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2、交流汇报。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四、课堂小结。海上的风光和海上的人,吸引了冰心,使她成了个关不住的孩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冰心一起感受欢畅和自由。五、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稚:左右结构,“禾字旁”。聊:写时要注意右半边“卯”字的写法,避免写得过于宽扁。斤:可以和“斥”对比记忆。茸:不容易写端正,要注意最后一笔的写法。第二课时一、通读全文,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师:回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师: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啊?出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板书)二、引读课文,感悟真情。1、是啊,作者的童年生活真是非富多彩,真让人羡慕——你最喜欢哪种生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独特的感受。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读出的感受?2、全班交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受。阅读二至七自然段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的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1)喜欢到山上采摘野花。体会冰心的快乐、自由。(2)喜欢去海边看潮起潮落。(播放大海潮起潮落的视频资料,感受大海的亲切与伟大。)(3)喜欢听海军军营里休息的号声。指导朗读(悲伤的、深情地)(4)喜欢听水兵们讲故事。播放水兵遇到大风浪的图像资料。请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水兵遇到大风浪时的情形。(5)喜欢和打鱼人聊天。朗读这一段。(惊奇的、赞叹的)师:山上的野花,海上的风光,海上的人,吸引着冰心,使她成了一个关不住的孩子。所以,童年的生活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到了晚年,她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并读一读。提问:当你读这段时,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三、小结。那就让作者童年美好的生活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怀着留恋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课文。四、课外延伸,总结全文。冰心奶奶童年的世界真大呀!在这里,她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在这里,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在这里,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联系课文想一想,哪些感受是你和作者一样的,哪些经历是作者没有过的。师:同学们,想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下来告诉冰心奶奶吗?(日记)由谈话内容引入本课的主题“大舞台”,自然亲切,便将学生带进课文。从提问入手,让学生通读课文,明确“大舞台”的意思。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独特的感受,并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设计是想打通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进行思考,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