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9月25日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从历史、地理、法理等角度阐明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基本立场,宣示了我国对钓鱼岛不可辩驳的主权,表达了我国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坚定决心。据此回答2-3题。2.“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基本立场A.是人脑对历史和现实的正确反映B.是我国根据自身的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C.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可非的观点D.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3.日本政府执意“购岛”,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日本经济也提前进入“冬季”。这说明A.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影响客观事物的发展,日本政府应改正其错误意识C.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日本政府自食其果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是因人而异的,日本政府应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012年10月1日早晨,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长达2.8公里的海岸线上,遍布50吨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均是前夜市民及游客赏月留下的,严重的污染了海洋环境。4.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上述行为是A.错误意识指导下的错误行为B.没有意识指导的盲目行为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率真行为D.违背道德的错误实践5.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貌为雅丹地貌。下列与雅丹地貌的形成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水滴石穿,绳剧木断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6.“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7.右图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是:A.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正确的,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1D.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①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②存在就是被感知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⑤上帝创造世界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⑧C.①②④D.②③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回答9-10题。9.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10.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