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气东输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西气东输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西气东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西气东输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1、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教学难点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今社会,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都有那些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步骤一选取案例提出问题(教师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9-3-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步骤二收集资料整理归纳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课件展示:材料一:大庆油田7年内拟年均减产7%以延长油田经营寿命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占国内石油产量约1/3的中国最大石油基地——大庆油田,今后7年内计划年均削减产量约7%,到2010年,原油产量降到3000万吨级水平。这意味着,这个在中国石油开采领域长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超级油田,其原油年生产能力将比2003年减少1000多万吨。据黑龙江省大庆市市长盖如垠透露,到2020年,大庆原油年产量预计将下降到2000万吨。大庆油田的减产计划表明,这个30年来承担着中国石油供给最重要历史使命的“石油储备”,在现有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条件下,其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已所剩无几,面临枯竭。大庆油田管理局和黑龙江省政府希望,通过减产计划,可以延长油田的经营寿命,为研究后续的全新采油技术和在它的外围寻找新的油气资源赢得时间。材料二:西部天然气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西部天然气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西部天然气产量近几年有较快的增长。从1990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2001年的185.79亿立方米,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由47.4%增加到61.2%。但总体看来,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和可供能力增长潜势较大。根据各含油气盆地的天然气资源现状及开采程度,预计未来20年,西部地区的天然气产量还将上升,到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西部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将分别达到440亿立方米、680亿立方米、730亿立方米和770亿立方米。以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川渝)四川盆地为最主要产气区。师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我国东西部油气资源发展前景是否相同,为什么?生略。(教师归纳后总结)步骤三分析原因探讨影响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读图和材料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能源资源的生产和需求2.天然气的分布特点3.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步骤四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西气东输的意义: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举一反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资料,选取我国跨区域调配的另一项重大工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