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张彬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13810179102实施者张彬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13810179102指导者陈冬华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13718783218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劳动技术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本课教学力求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全员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和“学中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劳动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综合性,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办法,体现出知识和技能学习,合作和探究学习于一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融入其中。劳动技术课程注重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课基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通过作品设计、制作和评价,理解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教学背景分析本课内容为《金工设计与制作》教材第2单元设计与技术实践中第三课——金属丝花插的内容,是金工中金属丝操作的一节实践课。本课力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在操作经历中获得学习成果。为了配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次开发,课本中的内容是焊接铜丝,制作花插,重点在焊接。调整后,把焊接铜丝转变为金属丝弯折。并为了突出金属丝造型特点和学生能力,把任务从花插变为多功能花插,并考虑设计制作的花插小巧、富于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大胆尝试与实践,勇于创新,树立创新意识。本课为多功能花插设计与制作的第二课时,第一节课重点是进行了多功能花插的设计、对花插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学生搜集了多方面资料,进行了方案设计。本课主要内容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多功能花插的制作。设计、制作多功能花插是一个综合性、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对初二学生来说是既能引发兴趣,也有一定的挑战。本节课教学重点为多功能花插的制作方法,难点为作品要求符合实用、美观原则。通过本课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技术,激发技术学习兴趣,树立技术学习意识。通过技术学习,掌握劳动技术的知识、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树立用技术服务生活的意识。教学方式:讨论、探究、讲授、演示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多功能花插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学科劳动技术学段初中年级初二授课日期2016.6.28教材书名:劳技技术——金工设计与制作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教学手段:实物教具、演示文稿(图片、文字)技术准备:拍摄照片,制作实物教具教学目标(内容框架)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功能花插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掌握金属丝花插的成型方法2.能够用金属丝制作一件实用、美观的多功能花插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合作探究,了解多功能花插的结构特点、成型方法2.经历实践操作,能够尝试完成一件多功能花插作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应用金属工艺,美化、装饰生活的乐趣2.形成创造意识,丰富、服务日常生活教学重点:金属丝多功能花插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作品符合实用、美观原则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合作探究三、实践操作四、交流评价五、总结拓展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展示实物金属丝花插,出示图片,说出本课主题多功能金属丝花插,板书。观看,聆听。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2分钟温故知新提问:多功能花插的功能、结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多功多媒3分2展示实物,引出话题图片说明,板书课题观看、问答,了解本课主题问题引导,板书。展示设计案例,提示、总结。设定任务,提出要求,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展示作品和交流,适时适度评价小结、启发。发问、展示图片、引导思考回答问题,分析案例。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改进方案。探究操作方法。实践操作,制作多功能花插。符合操作要求。测试、讨论评价。展示、交流、自评、互评发现、思考回答、感受构、形状。师生谈话。板书:设计部分。能花插功能、结构、形状并说出相关内容。体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