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一高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文综试题选择题(每题4分)1、读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80年产业结构,②表示2006年产业结构),完成1~3题。1.1980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A.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B.第一产业比重最小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D.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2.与1980年相比2006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A.农业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和服务业B.工业发展缓慢C.金融、商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在各产业中发展最快D.产业结构得到优化3.按照区域的发展阶段划分,2006年该区域一般处于:()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初期阶段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4~6题。4.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源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6.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③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④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田纳西河流域离墨西哥湾较近。其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毫米。据此回答7~8题。7.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B.沙漠化严重C.次生盐碱化严重D.湿地破坏严重8.利用优势选择开发重点是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的特色,其治理开发的核心是:()A.因地制宜发展农业B.水和水能资源综合开发C.旅游业的开发D.积极发展林业,保持水土9.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2006年6月6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从广东“珠三角”扩展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赣、闽、琼、川、滇、黔九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九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回答10~12题:10.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A.交通状况的改善B.自然资源的开发C.人口的流动D.西电东送11.关于“泛珠三角”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C.湖南煤炭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12.下列有关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华北地区能源和水源不足②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③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和气候多雨④西南地区交通闭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启动。据此回答1—2题。13.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A.立法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监督权14.在上述材料中,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A.审议权B.决定权C.监督权D.表决权1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