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10《地表形态的塑造》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回答1~2题。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A.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①高压②石灰岩分布③岩浆活动④风化侵蚀作用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011·许昌调研)下图为“某地岩层及地貌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皖、赣、湘B.陕、甘、宁C.桂、滇、黔D.冀、鲁、豫4.形成图示岩层及地貌的地质作用不包括()A.地壳运动B.沉积作用C.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5~6题。5.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冰川刨蚀6.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7~8题。用心爱心专心17.图示区域位于()A.青藏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8.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冰川堆积C.流水侵蚀D.火山喷发读下面的地形素描图或地质图,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A.甲、乙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B.乙、丙地貌所受外力作用相同C.甲、乙、丙均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D.甲、乙、丙、丁的地貌成因一样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地形区的聚落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蜿蜒分布于山前②一般来说,乙地形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③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集中连片分布④丁地形区应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右图中等高线表示最近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读图回答11~12题。11.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A.山东“岱崮地貌”B.广西“乐业天坑”C.广东“丹霞地貌”D.云南“喀斯特地貌”12.此类地貌是由()A.内力作用形成的B.外力作用形成的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D.人类活动形成的读下图,完成13~15题。13.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14.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15.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用心爱心专心2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16~17题。16.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A.2次B.3次C.4次D.5次17.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A.c断层早于②地层B.b断层早于④地层C.a断层早于b断层D.c断层早于b断层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18~19题。18.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A.古冰川作用B.古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19.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B.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C.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约1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途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21.为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