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傻问题•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之成为“唯一能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本文节选自其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1、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什么是作者所谓的“傻问题”?(或者指出所谓的“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2、“世上没有傻问题”的意思是什么?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术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世上只要称得上是问题的,都表明对理解世界的渴望,都有探索的价值,不管提问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3.“傻问题”为何不傻?应如何对待这些“傻问题”?•是爱动脑筋、好奇的孩子提出的,表明他们了解世界的渴望。•这些问题能引起思考,有洞察力。•很多是科学领域的深奥问题,有些尚未得到解决。•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鼓励孩子去查•提供进行思考的工具三、深思探究•1、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作者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感情和态度?•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那么应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呢?•现象一、儿童爱问问题: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很好奇,爱动脑筋,有洞察力的问题滔滔不绝,经常问一些连续的问题,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现象二、高中生不爱问问题: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担心提出“傻瓜式“问题;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连续的问题;顾忌同学是否赞成;小心谨慎地提问题而疏忽了别的同学的意见。•感情和态度:作者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原因一、作者从学生及成年人身上找原因: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不仅是青春期的问题,更有4个方面的原因(1)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2)学生从社会学来的短期满足(3)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太低(4)因为讨论科学和技术------甚至学习本身-------很少有回报或榜样。那些少数仍然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为“傻子”或“书呆子”。•原因二、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成年人在孩子面前不懂装懂,自尊心十分的脆弱。•孩子方面:学会思考,敢于提问•成年人方面:鼓励孩子提问题,教给思考的方法•教育方面:给予孩子怀疑精神•4、让学生从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为什么作者说仅仅鼓励是不够的?①\聪明的、好奇心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②他们需要得到照顾、呵护和鼓励;③对一些问题不能引导他们找出答案就不能使他们得到发现的喜悦。5、论证结构、思路:•提出问题(1):我们为何不去想“傻问题”?•分析问题(2--6):分析孩子和高中生的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世上没有傻问题”。•解决问题(7):正确对待“傻问题”。•启发我们正确对待儿童提出的问题,指导他们思考和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一、(1-3)摆出不恰当的现象:儿童爱问问题、高中生不爱问问题•二、(4-5)分析不恰当现象出现的原因:•三、(6-7)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①孩子方面:学会思考,敢于提问•②成年人方面:鼓励孩子提问题,叫给思考的方法•③教育方面:给予孩子怀疑精神四、再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自己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傻问题”的看法。作者首先对儿童的提问题的能力\好奇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最后作者说出孩子提出的一些深奥的问题至今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并得出结论:呼吁成年人应该鼓励孩子提问题并给以指导,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探求。•把这篇文章读给家长听,并就文章中涉及到的“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这一问题,听取家长的看法。如果家长有兴趣,还可以就此展开讨论。•七、练习设计•1.给加点的字注音:呵护()瞥一眼()贬低()•2.作者为什么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3.为什么儿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4.概括指出所谓的“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