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中学2011/2012学年初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一、单选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它选出来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不得分,每题2分,共56分。)1.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都发展了封建制度B.都有利于中央集权C.都巩固了统治者的政权D.都只实行了很短的时间2.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秦朝采取的措施中,对中华文化传承起重要作用的是()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确立中央集权制度3.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某位鲜卑贵族不可能经历的是()A.在都城长安严惩贪官污吏B.与汉族贵族通婚C.穿汉族服装D.努力学习汉话4.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提到“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关于科举制度的信息是()A.自由报考B.分科考试C.择优录取D.加强皇权5.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西域都护B.伊犁将军C.军机处D.驻藏大臣6.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中国人称之为“库页岛”。“库页岛”这个名称只能留在炎黄子孙屈辱的记忆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该岛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爱辉条约》D.《伊犁条约》7.我国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传统。19世纪70年代发生在新疆的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A.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B.中国军民取得驱逐阿古柏战争的胜利C.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D.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8.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下列与诗歌描述事件无关的是()A.邓世昌誓死报国B.李鸿章丧权辱国C.左宗棠抗击俄国D.洋务运动宣告破产9.关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下列选项表达错误的是()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B.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后来成为杰出人物10.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1.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支持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B.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D.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12.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用心爱心专心1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山东省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下列哪部作品中()A.《新青年》B.《奏定学堂章程》C.《天演论》D.《海国图志》14.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A.新学堂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官员的主要来源B.学子罢考抵制科举C.四书五经已经失去了文化教育的价值D.科举制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1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17.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