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中学高2010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将第Ⅰ卷的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第Ⅱ卷前面的答题栏内或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色或蓝黑色)直接答在试题卷上,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0小题,共60分)读右图,回答1~3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基地是A.水电站B.油田C.天然气田D煤矿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4.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海拔高、降水多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右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完成5~7题。5.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A.a、b、cB.b、a、cC.c、a、bD.c、b、a6.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B.江苏、四川、湖南C.浙江、西藏、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7.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8~9题。8.山脉①是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9.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用心爱心专心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右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12~13题。四端点①端点②端点③端点④端点经纬度位置4°N,112°E附近49°N,135°E附近53°N,123°E附近40°N,73°E附近12.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A.最西端B.最东端C.最北端D.最南端13.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读右图,回答14~16题。14.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以畜牧业为主B.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C.③④糖料作物为甘蔗D.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15.②地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A.科技发达B.土壤肥沃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保鲜技术16.①、③两地附近的能源工业分别是A.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B.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C.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D.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7~18题。17.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差异用心爱心专心C.各地纬度差异D.各地经度差异18.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C.受山地影响D.受台风登陆影响读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见右图),完成19~21题。19.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该是A.市场优势B.资源优势C.环境优势D.加工优势20.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比较短缺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C.轻工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D.居民对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