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出入人体的血管,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出入人血,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能够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会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一、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血型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二、同型输血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同型血相输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异型输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三、血量和输血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失血对身体的影响失血量后果超过1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1200~1500毫升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输血输血血型鉴定血型鉴定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血浆血浆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