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习题2[基础随堂巩固]1.关于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B.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C.台风是由强烈的冷锋造成的D.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干旱解析: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低压系统和锋面系统。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是由强烈的热带气旋发展而成的。在各种气象灾害中,由干旱引起的受灾面积达62%。答案:D2.一年之内,旱涝在时间上交替较多的地区有()A.河套平原B.长江中下游地区C.河西走廊D.湟水谷地解析:东部季风区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答案:B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解析:寒潮是强冷空气过境引发的灾害性天气,属高压系统。答案:B4.我国的两个寒潮高峰期,发生在()A.春初、秋末B.冬季、春季C.秋季、冬季D.秋末和冬初解析: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9月到次年5月,秋末和春初是高峰期。答案:A5.下列哪一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A.山东半岛B.松嫩平原C.长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解析:寒潮是一种强冷空气活动,青藏高原海拔高不易受影响。答案:D6.读“台风路径示意图和台风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年的________季节,我国________地区频受台风影响。(2)除我国以外,下列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受台风侵袭的还有(双选)()A.日本B.蒙古C.菲律宾D.阿富汗(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内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4)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______和________造成的,减轻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台风的多发季节、影响地区、主要危害、台风剖面图的判读,以及各部分的特征等。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夏秋东部沿海(2)AC(3)台风眼云墙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4)暴雨风暴潮加强监测预报[知能综合提升]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1~4题。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解析:图中显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一带这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高,与我国干旱中心分布相吻合,由此判断这类自然灾害是干旱。答案:A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解析:甲为华北平原地区,多发生春旱,在3~5月份。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形成伏旱,在7、8月份。答案:B3.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D.水利建设不同解析:夏季风势力较强时,雨带向北推进速度快,在北部停留时间长,容易形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较弱时,雨带向北推进速度慢,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形成北旱南涝。答案:A4.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解析:丙区域为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容易渗漏转为地下水,因此干旱频次和干旱程度均高于周边地区。答案:C(2010·浙江高考)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甲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乙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甲、图乙,回答5~7题。5.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解析:图甲中左侧纵坐标为纬度,右侧纵坐标为经度。实线上各点为纬度,虚线上各点为经度。读图可知8月前台风转向点不断向西北移动,8月后则向东南移动。答案:C6.图乙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