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省各市命题都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充分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总体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足“三基”考查。严格控制学生考试的整体难度,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性,而填空、选择压轴题难度都有一定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选拔作用。•各市压轴题总体上从科学知识、思想方法、学习潜能出发,更加注重从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体现,试题开放灵活,学生的创作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总体上试题本着活中多变,变中创新的原则。(2012浙江嘉兴、舟山)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D→C→A的路径运动,回到点A时运动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长为长为x,AP长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可根据点P在AB,BD,DC,CA上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采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的答案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012浙江温州)如图,在△ABC中,∠C=90°,M是AB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已知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连结MP,MQ,P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开始时,S△MPQ=S△ACM=S△ABC;从而点P到达AC的中点时,点Q也到达BC的中点,此时,SMPQ△=SABC△;1412结束时,SMPQ△=SBCM△=SABC△。12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题意找出关键的开始时中点时结束时三个时间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动点问题函数图像,将几何图形与函数图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全国各地此类题目中屡见不鲜,已成为一种趋势。大部分是观察图形,搞清楚整个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何点(时刻)是特殊点(时刻),在每一段上分析出其增减性,多采用排除法。也有少部分是写出动点在不同路段上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判定函数图像。(2012浙江丽水、金华3分)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A.2010B.2012C.2014D.2016点评:本题是数字变化规律的考察,属于图形归纳类中的较为简单题型。稍微有点数感的同学都容易发现图1是3的倍数,图2是4的倍数,那么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数就是12的倍数。2012浙江台州5分)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a,b的新运算“ab”⊕,使得下列算式成立:12=21=3⊕⊕,(﹣3)(⊕﹣4)=(﹣4)(⊕﹣3)=﹣,(﹣3)⊕5=5⊕(﹣3)=﹣,…你规定的新运算ab=⊕▲(用a,b的一个代数式表示).【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新定义。21+22723+24122133443=12634()(),()()()()()()25+2343553=1553()()()∴2a+2baba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的题型,通过三个式子中的数和计算结果,去寻找规律。本题属于数字的变化类,要求较强的数感,找出一般性的规律是解本题得关键。(2012浙江绍兴4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B=3,AC=4,D为斜边BC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与AD交与点P1;设P1D的中点为D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1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2;设P2D1的中点为D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2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3;…;设Pn1Dn2﹣﹣的中点为Dn1﹣,第n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n1﹣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n(n>2),则AP6的长为【】A.B.C.D.51253269352614532711352【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由题意得,AD=BC=,AD1=ADDD1=﹣,AD2=,AD3=…..,…∴ADn=3245815252121532nn•探索规律问题:一般有:“数列规律、数字规律、图形规律、动态规律”等,此种题型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往往抓不住题目的重点,一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