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摆脱困境,必须来一个思想的突围,只有思想的突围才能带来实践的突破。——邓小平透过小岗村看大国的路线突围、实践突破——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8年12月,小岗村只有十八户农家,一百一十口人。12月的一天夜晚,十八户人家的主持者悄然聚于一间茅屋里面,在这间茅屋里他们签下了一份生死文书,成为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宣言书,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78历史不再徘徊》结合课本和材料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1:为什么小岗村要改革?小组合作探究2:小岗村是如何改革的?小组合作探究3:为什么小岗村的改革能推向全国?小组合作探究4:小岗村的改革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农业集体化后,农村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活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和农民生活水平处于停滞状态。•一些地方的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改革。为什么小岗村要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小岗村是如何改革的?为什么小岗村的改革能够推向全国?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思想路线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来两个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2.意义1.内容一、路线突围:十一届三中全会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3.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措施1.原因二、实践的突破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中心环节原则内容增强企业活力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1984年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三、实践突破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2007年,凤阳县小岗村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小岗面业)成立,是小岗村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自成立以来,积极引进外资,生产意大利黑大豆面条。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四、实践突破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小岗村实行对外开放新闻发布会活动环节:1.新闻发言人介绍对外开放的步骤2.各媒体记者针对对外开放进行提问1979年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79年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第一步第一步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第二步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步第四步内地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比一比,看一看,变化有多大?开放前的深圳今天的深圳珠海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厦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历史感悟面对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你认为我国该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本课小结一、路线突围: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2.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伟大决策:3.意义:二、实践突破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2.措施:3.影响:三、实践突破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间、原因、中心环节、原则、)四、实践突破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步骤2.特点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2.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3.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