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VIP免费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_第1页
1/20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_第2页
2/20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_第3页
3/20
音乐的悲剧美: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1.作品给了你的感受是什么?紧张、恐怖2.什么样的声音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尖锐、不和谐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激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尖锐、不和谐《松花江上》A段+B段+尾声《松花江上》曲式结构思考: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引发了你的什么情绪?分段欣赏A段回忆家乡——悲伤B段流浪——悲愤尾声控诉——悲痛欲绝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1936年,当时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大地犯下种种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着眼泪写出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松花江上》。音乐要素了解情绪:悲伤、悲愤、悲痛欲绝节奏:平稳和宽松力度:滞重或沉重旋律线:下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曲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诙谐?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在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引起的直接效果就是笑。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音乐之所以产生喜剧效果,因为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如:故意破坏音乐发展的逻辑习惯;力度的突然转换;两极音域的应用;纠缠不休的反复;不适宜的快速和慢速等。这首歌曲采用了等形式,在调侃中让人们得到正直善良的认知。破坏音乐发展的逻辑习惯、纠缠不休的反复、方言和说唱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是两个极具对比的音乐美的范畴,但无论是悲痛与欢笑都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是两个范畴的音乐所表现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美的效果也各有不同。1优美2壮美3欢乐美4崇高美5悲剧美6喜剧美连线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