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高考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考情◎手工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课标与考纲的重点◎焦点:各时期手工业的成就,较多涉及冶铁业、陶瓷业,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基本特点也有所涉及◎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角度分析◎史学:古代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的发展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现实:关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和家庭副业的发展现状,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民营工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及对策识记及默写第2课的标题及子标题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基础知识自主梳理(记忆)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管理方式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经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特点或目的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流通方式不在市场上流通在市场上流通仅一小部分在市场上流通地位长期占主导地位,素称发达,世界领先明中叶以后,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作为农户的副业金属冶炼业商周青铜铸造;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灌钢法。(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普遍使用;南宋末用焦炭冶铁)纺织业汉代获得“丝国”称号;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制瓷业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出现青花瓷;明清时期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二、三大手工业部门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2)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形成“丝绸之路”,赢得“丝国”誉称。(3)瓷器远销欧洲、非洲,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巧记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归纳为三个“三”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多种经营模式并存;长期领先世界。三大生产部门: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易错警示1.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是面向市场。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2.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封建手工作坊的进一步发展。不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重要知识点讲解(理解记忆)1、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商品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中国古代精美的手工业制品多数出自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2、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4、农耕文明时代,手工业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其发展水平受到农业发展程度的制约。5、古代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最大区别:前者属于手工劳动,后者属于机器大生产。6、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常用常考的相关史实有:元代烧成青花瓷,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瓷。史料分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一、官营手工业史料一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国语·晋语》解读史料反映了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