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课标版地理高考总复习题组训练(自然地理)4-2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2题。1.属于向斜成山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一般应选择建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1题,从地形上看①③为山,从地质构造上看①为断块山,③为向斜山。第2题,隧道一般建在背斜处,即图中丁处。答案:1.C2.D3.下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B.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C.甲-c-沉积-兴建聚落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解析:河曲地貌中,由于惯性的作用,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所以在凸岸人类种植作物,在凹岸修建港口。答案:B4.下列关于山区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公路,要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公路应避开居民点,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C.山谷中的公路应避开缓坡,以减少占用的耕地面积D.公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前进,以减小坡度限制解析:山区公路的建设要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要尽可能多地穿过居民点,以方便客货的集散;山区公路应避开陡坡,在陡坡土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前进。答案:A5.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城边,全长37千米,是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的人工运河。至今灵渠大部分河段保存良好,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读图,说出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名称,以及图中两条河流的流向。(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对桂林山水的形象描述。简单分析诗中地貌的形成及山清水秀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湘江属于长江水系,漓江属于珠江水系,从河流的形状可知湘江向北流,漓江向南流。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山青水秀的成因应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答案:(1)长江、珠江水系。流向:湘江自(西)南向(东)北流,漓江自(东)北向(西)南流。(2)桂林地区主要为石灰岩,它在流水溶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石灰岩地区受流水溶蚀,多峰林);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水热充沛、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一、选择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A.海沟和岛弧B.海沟和褶皱山C.海岭与岛弧D.海岭与褶皱山2.甲、乙、丙、丁四地形成最晚的是()A.甲B.乙C.丙D.丁3.图中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容易形成海岭;丙地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容易形成岛弧和海沟。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生长边界,形成时间最晚。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易发生火山、地震;而乙、丁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较小。2答案:1.C2.A3.C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右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据此回答4~5题。4.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沙堆积5.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解析:第4题,河道呈弯曲状,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5题,从“一水中分白鹭洲”可知河中有沙洲,沙洲就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答案:4.C5.B(2013年潍坊模拟)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7.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该地岩层应为()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解析:第6题,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区的岩层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成山,所以选D项。第7题,石芽、溶洞等地形形成于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为石灰岩。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