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二)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后填写。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雾是水汽凝结成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的形成与天气、风速、近地面水汽量等条件有关。下列有利于雾形成的是:①盆地地形②高原地形③黄昏④清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图l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读图回答2~3题。2.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有关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B.逃生时向河谷两侧山坡跑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灾害的预报工作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4—5题。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5.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虚拟水”是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TonyAllan)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如生产1吨小麦需要耗费约1000吨的水资源。用心爱心专心1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图2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住:l09m3/a)”。读图回答6—7题。6.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A.AB.BC.CD.D7.图2中信息表明A.D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B.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C.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8.图3曲线内表示的可能是A.季风区的地理分布B.某一板块的范围C.某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区D.某种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区9.关中平原有发生地震的地质背景,主要是因为A.位于板块交界处B.是地垒构造C.地处断裂带附近D.是沉积作用形成的10.图4为“中国部分区域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五原春色古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D.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流向不同造成的11.查询、分析、处理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的信息,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CPSD.Intermit12.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1年9月1日实施,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用心爱心专心2元。具体纳税办法是:若某工程师2011年10月扣去“三险一金”后的工资总额为8500元,该月他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A.1000元B.445元C.1700元D.650无13.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国2011年经济政策的核心主题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就要求①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②降低物价水平,促进人民币升值③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