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历史注意事项:①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形式。②考前,考生在答案卷内准确填涂好姓名、考号。③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2.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3.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2周年。6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4.每个时代都有楷模。在1950-1953年期间,以爱国主义为旗帜的时代楷模有可能是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王进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在下图中的字母代号是用心爱心专心17.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8.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9.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A.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C.五十年代D.七十年代10.“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常熟县志》)请问人民公社的建立开始于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运动中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1.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12.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A.珠海B.厦门C.汕头D.深圳13.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用心爱心专心2A.朋友遍天下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C.依法治国D.科教兴国14.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双百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15.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揭开了国共两党互动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现“三通”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16.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17.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A.独立自主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互相尊重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18.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B.打开国门C.南巡讲话D.高举旗帜19.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新中国在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