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人口与城市人口问题是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也是难题之一,也仍然是考点之一,今后命题仍以以下方面为重点:1.以人口与地理环境图表为线索,来考查同学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2.人口增长及对策,人口结构(年龄、文化、性别等)、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仍会是考查的重点。3.现阶段我国出现的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要加以关注。4.城市及城市化是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2011年高考关注的重要内容。5.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与城市功能区及合理规划城市是紧密联系的,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6.今后考查重点还有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地域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发展,以某一城市为例,能正确分析,既考查能力,又与当今我国各类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新开发区)等紧密联系,是今后命题的重点。第1讲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人口数量1.中新社巴黎2009年1月13日电法国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法国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图回答(1)~(2)题。(1)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A.Ⅳ人口急剧膨胀B.Ⅳ人口老龄化C.Ⅱ人口增长停滞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2)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B.缓解就业压力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解析:第(1)题,法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所以处在图中Ⅳ阶段,该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第(2)题,生育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但短期内无法迅速改变劳动力短缺问题。答案:(1)B(2)D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的下降来完成。不同的国家,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因而出现了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代表国家途径原因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自发实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和意愿的改变,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的变化中国政府政策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半自然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多育仍是人们主要的生育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自发转变很难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积极的宣传和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日本、新加坡自发与政府措施相结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意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也与政府鼓励节育、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分不开。当政府采取的一些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与民众潜在的少生意愿得以结合时,就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人口数量的增多,对资源需求量加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生活的废弃物排放量增大,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人类必须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适度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二、人口问题2.(2010·上海模拟)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1990~2000年人口增长表人口数(亿)年平均增长率(%)1990年2000年中国11.312.61.07印度8.510.01.62世界53601.32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中国22.89%70.15%6.96%印度33.30%61.70%5.00%(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该国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基数大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的城市: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参照“中、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