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练习03VIP免费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练习03_第1页
1/2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练习03_第2页
2/2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选择题1.600多年前,先后七次远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2.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④⑥⑤C.②③④①⑥⑤D.②①③⑥④⑤3.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A.隋朝B.西夏C.元朝D.明朝4.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①岳飞②戚继光③郑成功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6.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进行环球航行C.进行殖民掠夺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二、非选择题7.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流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BBDBDD二、7.(1)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2)变化: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贸易。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练习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