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根据思维的本质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要从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入手,发展他们的言语,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并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法,实际锻炼幼儿的思考力。(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由感知而获得的感性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幼儿接触的事物越广泛,感性经验越丰富,概括就越全面、准确,理解也越深刻、灵活。比如,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灯之后,让幼儿回答:"什么叫灯?"许多儿童都能说出灯的本质特征:"灯是能给人照亮的东西。"又如,带领幼儿观察理发员、炊事员之后,他们就不会再认为凡是穿白大褂的都是"医生"了。因此,我们要注意让幼儿多走、多看、多听、多摸,经常带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周围事物,并让他们多看图书,画册、电视、电影等等,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其感性知识。在幼儿积累了同类各种事物、多种材料的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之后,再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概括,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最初的各种概念,在此基础上,再教幼儿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幼儿思维就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发展了。(二)发展幼儿的言语。言语是思维的外衣,也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例如,有了代表同一类的各种事物的词:"苹果"、"桔子"、"梨"、"水果",幼儿才能把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苹果概括为"苹果",各地出产的各种各样的桔子、梨,概括为"桔子"和"梨",然后再把苹果、桔子、梨,概括为"水果"。通过利用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如水能浮木(水和木间的规律性联系),木能燃烧(木与火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磁能吸铁(磁与铁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但在学前期,幼儿词汇还不丰富,特别是对抽象性、概括性较高的词掌握得较少,内部言语也还正在形成发展之中,使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发展幼儿的言语,注意帮助他们在广泛接触周围环境时,丰富相应的词汇;在广泛的语言交往中,学习准确地运用词汇,学习完整、连贯地表达思想。(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水平,只是为思维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工具,只有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幼儿会利用这些经验,并借助语言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作出合乎事物内在本质和客观逻辑的判断推理,幼儿的思考力才能逐渐得到发展。幼儿园的各科教学、各项活动都有利于训练幼儿的思维方法,关键在于老师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教学和活动中把这些方法教给幼儿。如上计算课时,在教会幼儿"2""3""4"相邻数后,应启发幼儿寻找"5"(6、7、8、9⋯)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计算"小明做了二件好事,小华比小明多做了二件好事,他们共做了几件好事?"等应用题,都有助于幼儿熟练掌握判断、推理等方法。幼儿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犹如插上了思维发展的翅膀,抽象思维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所以老师在这方面对幼儿多加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四)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实际锻炼幼儿的思考力。智力游戏是一种以科学常识为内容,以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游戏。因为它趣味性浓,又有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还有明确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它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智力游戏一般都比较短小、简便,上课时、饭前、饭后以及游戏、自由活动时间,老师都可和孩子们一起玩。如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