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态学基础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引起植物黄化现象的最主要因子是()A.温度B.光C.风D.空气2.下列植物群落中,在水生演替系列中最先出现的是()A.沉水植物B.浮水植物C.挺水植物D.湿生草本植物3.某块农田上种植某种作物。土壤中的氮可维持300kg产量,钾可维持150kg产量,磷可维持50kg产量、不考虑生态因子间补偿作用情况下,该作物理论产量大约是()A.50kgB.150kgC.300kgD.500kg4.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光谱的主要范围在()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远红外光区5.在离散种群的增长方程Nt1Nt,中,参数λ代表()A.自然增长辜B.种群数量C.环境容纳量D.问限增长率6.按照环基耶尔的植物生活型分类,马尾松属于()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高位芽植物D.隐芽植物7.与低纬度地区植物相比,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通常()A.较高B.较低C.相同D.不确定8.狼和羊的种间关系是()A.互利共生B.捕食C.编利共生D.竞争9.甲乙两个群落都由5种植物构成,其中甲群落每种植物的个体数几乎相同,而乙群落90%的植物个体属于同一种,则甲乙两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相比()A.甲高B.乙高C.相等D.不确定10.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B.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C.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1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霸王鞭是不同种类的植物。但它们都以肉质化的茎等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趋同适应B.竞争C.互利共生D.趋异适应12.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特征的是()A.环境均一B.物种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边缘效应不明显D.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通常是()A.营养生态位较宽的特化种B.营养生态位较宽的泛化种C.营养生态位较窄的特化种D.营养生态位较窄的泛化种14.在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中,除去呼吸消耗外,用于自身生殖和生长的部分称为()A.总初级生产量B.净初级生产量C.次级生产量D.生物量15.生态系统中后一个营养级与前一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比值称为()A.同化效率B.林德曼效奉C.生长效率D.利用效率16.西双版纳和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A.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B.热俗开林和针阔叶况交林C.常绿胸叶林和落叶细叶林D.常绿阀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1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不影响其所在的环境B.群落具有水平结构.C.群落具有演咎特征D.群落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1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是()A.小麦B.绿藻C.蘑菇D.狮子19.在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dNN中,1N表示()r1A.环境容纳量B.种群数鼠C.种群密度D.环境限力20.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时。与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比,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A.较多B.较少C.相等D.不确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或空间格局。22.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能源。23.食肉动物的同化效率一般比食草动物的24.某些植物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过程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25.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称为26.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称为生物的温度三基点。27.生态学是研究相互关系的科学.28.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而积的百分比称为29.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导作用.30.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31.能虽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之间的能量关系。32.生态系统氮循环中氮的主要储存库是33.科学家所说的“自然之肾”是指生态系统。34.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经向地带性和地带性,35.黏土,壤土和沙土是根据土壤的划分的。3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属于的基本功能。37.在从未有过植被的裸地上开始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38.生态系统的复循环属于型循环。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