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车管理制度一、各病区及相关门诊医技科室等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应设布局图。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普通病房置于抢救室;重症医学科及设立二级监护病房的科室置于病室内;急诊科置于抢救区,门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见附件3。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三、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按抢救需要进行配置,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帐物相符;药品无变质、过期、标签不清,物品、器械性能良好。四、抢救车设一本一卡,即《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分封闭、非封闭两种)、《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将抢救药品清单、抢救物品清单、抢救小组成员名单附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五、抢救车内药品按照效期先后自右向左排列并使用,近效期<3个月的药品应在《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上标注,并及时返回药房进行调换,以确保药品质量。六、每周核对《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并记录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每月大查对一次,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笔书写登记,并保留原始记录。七、抢救车内物品、器械、药品一律不得外借,非抢救患者不得使用,并班班交接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八、抢救药品及物品用后及时补充,便于紧急时使用。使用的抢救药品应及时记录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九、抢救车实行封闭、非封闭两种管理方式。对于抢救任务相对较轻,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护理单元,可以根据《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采用封条管理。十、非封闭管理:护士须班班交接,核查药品、物品数量及质量并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记录。附:1.抢救药品清单2.抢救物品清单3.门、急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附件1:抢救药品清单1盐酸肾上腺素(付肾素)lmgxlO支2去甲肾上腺素(正肾素)lmgx4支3异丙肾上腺素1mgx4支4硫酸阿托品1mgx5支5盐酸利多卡因100mgx5支6可拉明/尼可刹米0.375mgx107盐酸洛贝林/山梗菜碱3mgxl0支8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0.4mgx5支9多巴胺20mgx10支10间羟胺/阿拉明10mgx5支11氯内嗪/冬眠灵25mgx5支12盐酸异内嗪/非那根50mgx5支13呋塞米/速尿20mgx10支14地西泮/安定10mlx2支15地塞米松/氟美松5mgx5支16止血芳酸/氨甲苯酸100mgx5支17氨茶碱0.25mgx5支18甲磺酸酚妥拉明10mgx5支1950%葡萄糖10g/20mlx5支2010%葡萄糖酸钙1g/10mlx5支215%葡萄糖250mlx1瓶2210%葡萄糖250mlx1瓶2320%甘露醇250mlx1瓶240.9%氯化钠500mlx1瓶255%碳酸氢钠250mlx1瓶26706代血浆备注:1、1-20号的药品种类、数量、顺序依次放在抢救车内,此项内容全院统一,各科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科特点增加药物品种,序号顺延。2、此表附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附件2:抢救物品清单1抢救包1套2流量表1个3湿化瓶1个4简易呼吸气囊1个5吸引器1台6喉镜1套7气管插管2根8口咽通气道1个9牙垫1个10导丝1根11石腊由1包12吸痰管5根13吸氧管2个14灭菌手套2副152ml注射器2具165ml注射器2具1710ml注射器2具1820ml注射器1具1950ml注射器1具20输液器2具21输血器2具22静脉留置针22G\24G各123安尔碘1瓶24止血带3根25砂轮1个26输液贴、敷贴各2个27吸引器连接管2根28电极片1包29棉签2包30弯盘1个31启瓶器1个32瓶套1个33血压计1个34听诊器1个35手电筒1个365米配电盘1个37立地照明灯1个38护理记录单1个备注:1、抢救包内置开口器1个、舌钳1个、压舌板1个。2、简易呼吸器配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连接管各1个。3、各临床科室抢救车的配备不得少于《抢救车物品清单》的要求。4、急诊科、儿科、产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需配置小儿喉镜、气管插管及导丝;急诊科、麻醉科备有适合各年龄段的气管插管(2.0mm~8.0mm),ICU备有适合儿童及成人的气管套管(3.5m~8.0m)。5、抢救车所配药品、物品均需有与之相符的药品物品卡,以便于对照核查、及时补充。附件3:门、急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急诊科:抢救室急诊观察室:护士站急诊内科病房:抢救室急诊输液区:抢救室门诊手术室:手术间内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