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年度的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结合文化工作,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导向意识和阵地意识,确保文化改革的开展正确方向;努力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文化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文化领域各项体制机制创新,争取文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一、全力办好第9届义乌文交会。通过各种渠道做好招展招商、宣传推介工作,配合文化部实施青年创业创意设计人才扶持计划,做好文化指数发布等第9届文交会配套活动。突出“六新”主题,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思路,通过2-3年时间把文交会打造成“国家层面、国际水准”的文化产业盛会、文化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做好第9届文交会总结评估,启动第10届文交会前期筹备工作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快重点项目落地,配合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做好文交会参展、艺术品拍卖、参与国际文化中心概念性设计方案规划工作,推进设立艺术品保税区。制订我市文化企业的认定和评选标准,开展市级重点文化企业,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的评选工作;继续做好与省文化厅、文化部等上级部门沟通汇报,积极做好我市优秀骨干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参与制定佛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三、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原则,加快推进新文化馆、新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博物馆新馆建设完成建筑方案招投标,争取10月开工建设;配合经济开发区做好文化馆新馆建设工作;启动大剧院、美术馆前期筹建工作;顺利完成图书馆义乌籍人士著作陈列馆装修布展工程。加强对农家书屋的运行管理,建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优化提升现有公共文化设第1页共5页施、流动文化设施、虚拟文化设施三个不同层面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形成立体化、交互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四、扎实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坚持树立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和文化资源,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打造“XX县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XX县区民文化节”等载体,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依托国家“新丝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做好开新丝绸之路城际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文化惠民,全年组织送戏下乡200场、送电影8600场以上。农家书屋配送图书5万册以上;组织婺剧精品节目交流演出,组织跨县市“文化走亲”活动6次以上。打造文艺精品,创排婺剧精品剧目《情义乌伤》(暂名),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现代婺剧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举办各类综合性文艺骨干培训班2期、各门类公益性文艺培训36期以上。五、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重大文物考古挖掘,启动桥头遗址正式发掘项目和观音塘古生物化石遗址探掘。分批实施古建筑抢修保护工程,计划新启动文物维修工程项目40项,续建工程20项,全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修缮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以上;加强文物技防和安全保护工作,有效遏制文物被偷盗事件发生;启动双林铁塔科技保护项目,报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月桥维护方案,完成3处新公布省保单位的“四有”建档工作;实施省级非遗传承人、文化礼堂非遗项目的调研,组织开展非遗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做好第九个非遗日等重要非遗展示、宣传、培训活动,并逐步形规章完备、推进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并举。六、不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深化文化经营场所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严厉打击网吧、娱乐、印刷、出版物、版权、广电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引导、规范文化类行业协会守法经营;建立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作用,严密防范第2页共5页低俗、淫秽、色情等表演活动;鼓励、支持正规文艺表演团体走进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领域的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网吧星级管理制度,引导网吧规范经营;增强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成员单位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加大新兴领域执法人才培养力度。建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