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左右的精干人才十多年前,我为业务上需要,而访问某公司,遇见了S君。他事一桥大学的毕业生,当年三十一岁,在资料部担任主要原料的采购工作,他给人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工作努力、性格明朗、在公司内很受同事们的器重,却并不因此而有丝毫高傲的态度。他对别人的意见能虚怀若谷,能把他人的意见用在工作上。尽管他年轻,经验不丰,但对外接洽交涉,却能把握立场,表现得相当出色。公司的大规模厂商采购事宜,几乎全由他一手办理。我的他的顶头上司面谈后,更了解他在公司内简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王牌职员”。他的手下,有两名大学毕业生为助,他们之间的合作可说阿毫无间隙,他不但精于与原料采购,甚至对库存管理,原单位管理,也研究出了一套新的方法。他与有关仓库、现场的管理人员,也颇能同心协力,使公司这方面的业务进行的有条不紊。我深信,具备这种优秀素质的人才,其前途何止限于作一优秀的采购人员?将来一定是个杰出的管理人才。在同一时间内,我也会见了数位和S君同期或上下期的同事,接谈之下始终找不出比他更杰出的人来。数年前,我又有机会重访该公司,我满以为这时的S君一定已成为中间级的课长,在大展他的才华了。但事实竟出乎意料,S君所担任的工作与职位,与十年前完全一样,而他本人则完全变得像另一个人,昔日充满活力,炯炯有光眼神已不复存在。现时年过四十有三二仍在愿职位上蹭蹬,不是我理所当然预料的课长级。当年那种热心倾听别人意见,明朗活泼的性格,竟变成了不爱开口,动作呆滞,一派老气横秋的样子。虽然还不曾表现出绝望、乖戾的态度,但总给别人一种精神松弛,意气消沉的印象。(摘自本文第三章组织能力)本书的使用方法身为一个干部,应该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思考,如何去行动机对呢?据说在日本,约有五百万以上的人拥有“XX长“的头衔。或许您就是其中的一位,或者将来有一天您就成为其中的一位。所有这些人,都在寻求着待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这本书是根据我自己长年来担任“顾问”,“干部训练专员”以及“实际干部“所获得经验,去研究这个问题,找出上自经理、部课长、股长,下至领班,甚至那些没有职称却有一人以上实际部属的人,所共有的问题来叙述剖析的。所有干部共有的宿命是“非自我努力,无从发展自己”。另一个宿命是“没有停下脚面,仔细检点自己的机会”。如果我这本小册子能在这方面或多或少给您一些帮助,使您能开拓更有价值的人生,便是我无上的光荣了。我在这本书中,编织了一个“自我开发”系统,因此这书的结构上有些特异组织法。大致说来使用这本书有三种方法,阁下愿意采用哪一种,任由尊便。第一种方法:把此书当作一般书籍一样的阅读材料,也就是完全按您的读书习惯,跟其他一般书籍一样的阅读。只要对您的修养有所裨益就好。现在没有部属的人,尤其适用此法。第二种方法:把本书当作“进修课本”,我尤其鼓动现任干部的人采用这种方法。请阁下准备红笔,从头到尾依次读下去,边读边圈点重要的地方。最后根据自我评价表,检讨自己,为自己开一张“处方”。第三种方法:组织“干部共同研究会”,除各个干部自己研究外,更要和同事们共同研究,或者各自研究有关自己执掌的部分,而后组成干部研究会,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切磋琢磨。依最近流行的话说,本书是“实用本位”的书,作者不希望阁下仅仅阅读本书,希望阁下能活用本书建立自我开拓的体系。从这观点而论,个别的研读不如干部共同研讨来的有效,是不用赘言的。好了,现在就请您依着目录顺序,进入本文第一页富善芳雄谨识绪言本书所称的“干部”是广义的,凡是手下有一个以上的部属,就可包括在内,英语中的Manager“经理”、“管理者”即相当于本书所指的干部。干部在这社会中占指导者的地位。企业中的经理、部课长、股长、领班等,也当然属于部范围之内。此外政府机构、公众团体、地方自治团体、医院、学校,甚至劳工协会以及其他各种团体中也必然有干部为其中坚。这些干部的共同点是“运用组织内的人员,推行事务”。一个团体的存废、兴衰,全操在这些干部手中。所谓“干部”,看来是相当复杂,不可理解的职业,但一个干部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干部”,撇...